白羽一挥散释义


【白羽】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2.借指白色的鸟。宋沉遘《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3.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吕氏春秋·不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书·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唐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挥散】散。《易·说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唐孔颖达疏:“既观象立卦,又就卦发动挥散於刚柔两画,而生变动之爻。”唐柳宗元《送易师杨君序》:“日命合邦之学者,论説辩问,贯穿上下,挥散而咸同,幽昏而大明。”2.散发。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南汉·牢氏传》:“今寳货盈室,而义路榛塞,即富贵,何足尚也?乃出銚以示允章。章大惭,自是稍稍挥散矣。”

白羽一挥散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