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函】册及贵重首饰等的匣子。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开宝函之奥典,闢金字之微言。”唐温庭筠《菩萨蛮》词:“宝函鈿雀金鸂鶒,沉香关上吴山碧。”《宋史·乐志九》:“有犹有言,顺承天则。聿崇号名,再扬典册。朱英宝函,左右翼翼。千秋万岁,保兹无极。”
【金篆】钟鼎上所铸的篆文。也泛指篆书、篆刻。南朝梁元帝《请于州置学校表》:“洎乎秦焚金篆,周亡玉镜,羣言争乱,诸子相腾。”唐长孙无忌《进律疏表》:“大夫之述三言,金篆腾其高轨。”此山贳冶子释文:“金篆者,秦以前未有隶、楷,故字皆用篆,言篆字而以金铸之鐘鼎而纪其功也。”唐皮日休《鲁望戏题书印囊奉和次韵》:“金篆方圆一寸餘,可怜银艾未思渠。”2.篆文弯曲如烟,因比喻缭绕之香烟。元马祖常《试院杂题》诗之五:“画阁薰香金篆鬱,银臺烧烛玉虫齐。”元李唐宾《风入松》曲:“重重帘幕闲清昼,金篆小烟缕初长。”明单本《蕉帕记·采真
【久】1. 时间长:~远。~经。~已。~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仰(初次见面客套话,仰慕已久)。~别重逢。~而~之。 2. 时间的长短:住多~?三年之~。
【稀】1.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luò)。~客。依~。 2.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薄。~料。~释。 3. 少:~少。~罕。~奇。古~之年。 4.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烂。~碎。~松。
【阔】1. 宽广,或指时间的长久:广~。辽~。~别。~步。高谈~论。海~天空。 2. 富有,豪奢:~气。~绰。 3. 粗疏,不细密:~略。~达。疏~。 4. 离别,分离:~情。久~。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