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奉诏释义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奉诏】皇帝的命令。《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且亦病,不能奉詔。”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崇文奉詔,进退规矩。”《玉娇梨》第十一回:“原来吴翰林奉詔还京,择了吉日起行。”2.犹称旨。宋钱愐《钱氏私志》:“敏甫告岐公云:‘近有一钱少监子,风骨不羣,文采富赡,恐可奉詔。’”

不奉诏的用户点评


狼の射手

2024-06-14 06:09:32

“不奉诏”,内含孤独与无助,对抗与无力,极具鲁迅式的绝望。在现实社会中,多少人或许也生活在“奉诏”之下,而诗人却义无反顾地挣脱了束缚。

情深意重

2024-06-13 08:29:14

这句“不奉诏”,字如龙蟠,韵如江岳,传神之处正是含蓄深远。形象描绘不明,却让人无法置若罔闻,仿佛在每个句点背后都藏着千百重内涵。

黑暗中的光

2024-06-13 07:10:30

诗句中的“不奉诏”,暗含反叛的精神,仿佛在向当局予以挑战,唤起读者心中对抗命运、逆来顺受的决心。于现实生活中,亦值得我们深思。

花开花落

2024-06-13 04:30:54

这“不奉诏”三字,如利剑出鞘,直插人心。不屈服于权威,倔强而坚定,又带着一丝无奈与无力。在苍凉之中却展现出一种傲然的态度。

夜凡尘

2024-06-09 23:50:35

“不奉诏”这三字,浓缩了鲁迅先生对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情怀。如同一面旗帜,在黑暗中闪耀,为追求真理之人指引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