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接诸生听管弦释义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接】1. 连成一体:~合。~骨。~壤。衔~。  2. 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  3. 靠近,挨上:~近。邻~。~吻。  4. 承受,收取:~受。~收。~纳。~管。  5. 迎:~风。~生。~待。  6. 姓。

【诸生】◎诸生zhūshēng[astudentcalledascholarwhowenttoschoolintheMingDy-nasty]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诸生学于太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诸生许用德。——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漢

【听】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  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  3.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  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  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

【管弦】。亦作“筦弦”。亦作“筦絃”。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晋张华《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明王錂《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清孙枝蔚《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唐崔湜《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元陈孚《

曾接诸生听管弦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