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辱明公荐子虚释义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辱】1. 羞耻:羞~。耻~。  2.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  3.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  4.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

【明公】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东观汉记·邓禹传》:“明公虽建蕃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唐元稹《酬李十六》诗:“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得明公提携,万千之幸!”

【荐】1. 推举,介绍:推~。举~。~擢。  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  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  4. 草:“麋鹿食~”。  5. 草席,垫子:草~。棕~。 典

【子虚】虚zǐxū[fictitious;unreal]汉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中的虚构代言人之一,他与另两位代言人乌有和亡是公以问答形式叙述全书内容。后来以此形容虚无或毫无根据的事子虚乌有。——《汉书·叙传下》汉

曾辱明公荐子虚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