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忝西垣侍从臣释义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忝】◎ 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在知交。~属知己。~列门墙(愧在师门)。~为人师。

【西】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3. 姓。

【垣】1. 矮墙,墙:短~。城~。墙~。  2. 城:省~(省城)。  3. 官署:谏~(谏官官署)。  4. 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  5. 姓。

【侍】◎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从。~读(给帝王讲学的人)。~坐。~役(仆人)。

【从臣】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唐宋之问《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宋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从臣沙苑马,卫士羽林枪。”明刘基《赠杜安道》诗:“当时从臣皆俊良,近侍共推徐与杜。”清沉初《西清笔记·文献纪》:“先是内廷三品以上皆穿红衣,仿御前从臣之例。”

曾忝西垣侍从臣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