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居戒樵牧释义


【巢居】1.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唐杜甫《五盘》诗:“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2.犹隐居。明刘基《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辟难无劳效桓景,巢居随处压崔嵬。”明许三阶《节侠记·闺忆》:“只是巢居有日,椎紒堪悲,户外之雀可罗,堂前之燕尽去。”漢

【戒】1. 防备:~心。~备。~严。~骄~躁。  2. 革除不良嗜好:~除。~烟。  3.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  4. 准备:~途。~装。  5. 古同“界”,界限。

【樵牧】放牧。《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宋叶适《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清刘大櫆《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唐李白《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宋陆游《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交河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

巢居戒樵牧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