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以飞帛腾龙鸾释义


【出】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以】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

【飞帛】同“飞白”。《说郛》卷十引后蜀马鉴《续事始》:“飞帛书,后汉蔡邕见门吏飞帛,因成字焉。”宋欧阳修《御书阁记》:“太宗皇帝时,詔求天下前世名山异迹,而尤好书法。闻登真有开元时所赐字,甚奇,乃取至京师閲焉,已而还之。又赐御书飞帛字使藏焉。其后登真大火,独飞帛书存。”清方文《夜同叔则季贞饮彦远僧舍限韵》:“飞帛书尤妙,牵丝恨未谐。”漢

【腾】1. 奔跑,跳跃:~骧。奔~。欢~。~跃。~越。  2. 上升:~空。~云驾雾。升~。飞~。飞黄~达。  3. 空出来,挪移:~退。~个地方。  4. 词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读轻声):翻~。折~。 典

【龙鸾】1.龙与凤。亦喻贤士。三国魏曹植《九愁赋》:“感龙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南朝宋颜延之《吊屈原文》:“身絶郢闕,迹遍湘干。比物荃蓀,连类龙鸞。”宋苏轼《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鹿门上冢回,牀下拜龙鸞。”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李善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吕向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裴生览千古,龙鸞炳天章。”3.喻指乐器声音美妙,如龙吟凤鸣。宋叶适《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启好游者》诗:

出以飞帛腾龙鸾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