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1.新月。《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綺垂新风。”宋杨万里《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清厉鹗《东城杂记·灌园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2.指正月。《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宋陆游《老学庵续笔记》卷一:“王羲之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弓】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 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 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4. 弯曲:~身。 5. 姓。
【未】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典
【上弦】◎上弦shàngxián(1)[windupaclockorwatch]∶给钟表上发条(2)[firstquarter(ofthemoon)]∶农历每月的初七或初八,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月牙形,其弧在右侧。这种月相叫“上弦”上弦月
纸鸢飞舞
“初月如弓未上弦”,这句诗令人回望百年,不可忘怀。不知道在多少行人的心中,这句诗构成了深刻的记忆。后世的诗人也接续着这个良好传统,把人们对他的推崇之情继续发扬光大。现在再读这句诗,仍像当年一样动人心魄。
FlyHigh
“初月如弓未上弦”,奇词妙句恰到好处。这个比喻把自然与人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复杂的建筑感,同时又好似品位高雅的诗酒之声一般。此句诗令我们不由想起一曲清歌缭绕,意韵深长的佳句。
幸福的旋律99
“初月如弓未上弦”,妙笔生花。诗人的用词恰到好处,相信读者们都能在脑中画出一张暗含神秘之感的月牙图。此外,弯弓待发的意象也引发人们一股惴惴不安的感受。诗人的这种捕捉人们情感的能力,令人陶醉。
寻找平凡
“初月如弓未上弦”,这是诗人用极少的文字勾勒出夜晚的凝重感和暗含神秘之意的旷野氛围。这些寥寥数笔犹如章鱼触手般抓住了读者们敏感的神经。这种强大的表达能力,足以让人们感受到韩愈的才华之秀。
幽暗的旅程
初月如弓未上弦,形象生动,寥寥数言,却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月色和弯弓待发的紧张气氛。诗人韩愈大胆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夜空月亮比作一张折射出白色光芒的弓,更加形象地表达了夜晚的寂静和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