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 2.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 3. 姓。
【斗】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 形容小东西的大:~胆。 4. 形容大东西的小:~室。 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 7. 特指“北斗星”:~折蛇行。 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 古同“陡”
【疆陲】境。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窃寻獯獫侵軼,蹔扰疆陲,王师薄伐,所向风靡。”明宋濂《杨氏家传》:“奋身轩陛,效命疆陲,均甘苦而得士心,袵金革而从王事。”《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参见“疆垂”。
【笼】1.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熏~。 2.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鸟~。蝈蝈~。 3.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牢~。 4.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屉。蒸~。 5. 泛指包络之物:~头。 | 1. 较大的箱子:箱~。 2. 遮盖,罩住:~罩。烟~雾罩。 3.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
【曙华】曙光。唐宋之问《宿云门寺》诗:“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蘢。”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闻説中方高树林,曙华先照囀春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