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令虬与龙释义


【大令】国家的重要法令。《国语·晋语八》:“国有大令,何故犯之?”2.指皇帝的诏令。《汉书·翼奉传》:“其后连月久阴,虽有大令,犹不能復,阴气盛矣。”颜师古注:“太令谓虚仓廪、开府库之属也。”3.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清沉涛《瑟榭丛谈》卷下:“钱塘蔡莘腴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辅,三黜屡空,困躓不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前任的本县姓伍……那位伍大令初到任时,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絶不假手书吏家丁。”4.指晋王献之。《晋书·王珉传》:“﹝王珉﹞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

【虬】1.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龙。  2. 拳曲:~曲(盘绕弯曲)。~须。~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 汉 方言集汇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大令虬与龙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