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近总戎释义


【登坛】1.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昔张景明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韩牧让印,主人得地。”《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李善注:“登坛,祭天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李善注:“《江表传》曰:‘权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然登坛,即位之时也。”《后汉书·献帝纪》“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李贤注引晋袁晔《献帝春秋》:“乃为坛於繁阳故城,魏王登坛,受皇帝璽綬。”《晋

【近】1. 距离短,与“远”相对:接~。附~。靠~。~路。~景。舍~求远。~在眉睫。~朱者赤,~墨者黑。~水楼台。  2. 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况。~来。~代。~岁。~闻。~照。~体诗。  3. 亲密:亲~。~亲。~臣。平易~人。  4. 差别小,差不多:接~。相~。  5. 浅显:言~旨远。

【总戎】军事;统率军队。《魏书·尉元传》:“臣以天安之初,奉律总戎,廓寧淮右,海内既平,仍忝徐岳。”《周书·武帝纪下》:“帝总戎北伐。”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吐蕃不庭,詔英王为元帅,总戎西讨。”宋叶适《亲征》:“太祖、太宗未尝不自总戎;真宗之初,固已幸大名矣。”2.统帅。亦用作某种武职的别称。如唐人称节度使为总戎;清时称总兵为总戎。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诗之五:“共説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仇兆鳌注引黄希曰:“唐人以节度为总戎。”唐岑参《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诗:“詔出未央宫,登坛近

登坛近总戎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