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1.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明帝诏班固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章和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南朝陈徐陵《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唐刘禹锡《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2.称宫中藏书之所。北周庾信《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唐太宗《赋尚书》诗:“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輦。輟膳玩《三坟》,暉灯披《五典》。”清钱谦益《<董文敏公遗集>序》:“故其题识赏鉴之文,区明雅俗,别裁
【图书】◎图书túshū(1)[books]∶泛指书籍图书目录(2)[atlas]∶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3)[seal]∶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刻两方图书。——《儒林外史》(4)[chart]∶指河图洛书(5)[picturealbum]∶图册
【经】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 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 5. 通过:~过。~历。~验。~手。~办。
【屡】◎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典
【读】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3. 求学:走~。 4. 字的念法:~音。~破。 | ◎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