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面目似非真释义


【东皇】指天神东皇太一。南朝齐谢朓《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秉玉朝羣帝,樽桂迎东皇。”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俗尚东皇祀,謡传义帝寃。”元陈樵《碧落洞》诗:“杖头化作光明烛,愿逐东皇下九垓。”参见“东皇太一”。2.指司春之神。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在,老圃寒香别有秋。”宋姜夔《卜算子·梅花八咏》词:“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明陈所闻《懒画眉·春闺四咏》曲:“愁他春尽问东皇,为甚不住些儿去得忙。”郁达夫《除夜奉怀》诗:“明朝欲向空山遁,为恐东皇笑我痴。”汉

【面目】◎面目miànmù(1)[appearance;face;features]∶相貌面目可憎(2)[look]∶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还其本来面目入世之面目。——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之面目(3)[colors]∶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显出庐山真面目(4)[self-respect]∶指面子、脸面愧无面目见人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midd

【似】1. 相类,像:相(xiāng )~。类~。~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  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 | ◎ 〔~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

【非】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  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  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  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真】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2. 确实,的确:~好。~正。~切。  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4. 本性,本原:纯~。天~。  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7. 姓。

东皇面目似非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