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委静边尘释义


【端委】1.古代礼服。《左传·昭公元年》:“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杜预注:“端委,礼衣。”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礼衣端正无杀,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长,故曰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鯤:‘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準则,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2.始末;底细。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西行见峰顶洞门西坠处,危峡孤悬,下有长垣环之,仰眺不得端委,则藩府别圃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媪益疑,具言端委。”

【静】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

【边尘】1.边地的尘土。唐岑参《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诗:“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明冯梦龙《精忠旗·逆桧南归》:“双袖染边尘,回首关津,受恩深,处假为真。”清方文《偕蒋穆之登金山怀龙友先生》诗:“边尘一起飞黄叶,岸柳重攀变緑枝。”2.代称边境战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新城太守孟达反,詔驃骑将军司马宣王讨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唐戴叔伦《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诗:“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从容歼小丑,谈笑静

端委静边尘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