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绿华仙断火食释义


【萼绿华】中女仙名。自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唐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萼緑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亦省称“萼緑”。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上元点鬟招萼緑,王母挥袂别飞琼。”2.指绿萼梅花。宋范成大《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緑华。京师艮岳有萼緑华堂,其下专植此本。”

【断】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  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火食】1.谓吃熟食。《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郑玄注:“不火食,地气煖不为病。”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有时三日不火食,山蕎畬粟杂沙磣。”康有为《大同书》丁部:“云南野人山之毛人,皆由不火食之故,故生毛耳;若改火食,毛即脱落。”2.指煮熟的食物,人间烟火食。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自家本秦时宫人,后以採药入山,谢去火食,渐渐身轻,得成大道。”《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萧史﹞日居凤楼之中,不食火食……弄玉学其导气之方,亦渐能絶粒。”3.举火煮饭。《荀子·宥坐》:

萼绿华仙断火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