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三年一合围释义


【方国】1.四方诸侯之国;四邻之国。《诗·大雅·大明》:“厥德不回,以受方国。”郑玄笺:“方国,四方来附者。”《宋书·蛮夷传·师子国》:“四海之外,无往不伏,方国诸王,莫不遣信奉献,以表归德之诚。”2.泛指天下,国家。唐韩愈《顺宗实录五》:“惟皇天祐命烈祖,诞受方国。”3.指四方州郡。《后汉书·胡广传》:“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寧方国。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宋苏轼《赐新除翰林学士许将赴阙诏》:“出殿方国,则脩儒术以饰吏事;入备顾问,则酌民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年】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  2. 每年的:~会。~鉴。~利。~薪。  3. 一年的开始:~节。新~。  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  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  6. 收成:~成。~景。~谨。荒~。  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  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  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10. 姓。

【一合】;遇合。《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也。”《荀子·议兵》:“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汉刘向《说苑·杂言》:“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2.指交锋一次。《宋书·孟龙符传》:“龙符奋矟接战,每一合,輙杀数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众孩儿曹听我教着:只助我一声喊,只一合活把髠徒捉。”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则一合活拏将敬德回来,纔见的好汉。”3.犹整个。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小庵虽窄隐幽微,包含

【围】1.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攻。~城。突~。解~。  2.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巾。~墙。~裙。  3. 四周:外~。周~。  4.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

方国三年一合围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