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皮日休

访寂上人不遇

访寂上人不遇

访寂上人不遇评点


《访寂上人不遇》赏析皮日休的《访寂上人不遇》一诗,以古拙的文风,诠释了禅宗修行者的境遇之无常,以及对待现实世界变化的淡然态度。诗中以寂上人为主人公,通过描绘其禅修场所的变迁,表达了禅修者在尘世纷扰中寻求静默的意愿。诗云:“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作者以寂上人暂时离开禅修的场所,去迎接客人,展现了修行者在世俗间的无奈和痛苦。桂花凋零,经文纷飞,富有禅味的繁文缛节只是一抵而散,折射出修行之路充满种种艰辛。继而诗云:“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这里描绘了炉中残留的烟雾,以及锁闭的小金仙,预示着修行者对于禅修成果的珍视与期待。然而,二百签之归还,暗示着寂上人踏上归途的可能性,令人感叹禅修之非即时得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整首诗极富诗情画意,娓娓道来。作者采用古拙的言辞,使句意凝练而清晰。同时还能体现出皮日休对于禅修的理解和推崇之情,将其作为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精神方式加以呈现。这首诗中使用了繁体字,更添古拙之美。如“须将”、“恐隔”等,这些繁体字的使用给整个诗篇增添了一抹优雅的色彩,使读者在欣赏诗作的同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犹在一起。总之,皮日休的《访寂上人不遇》以古拙优雅之文风,让读者明白修行之路上的难行与无奈,以及对于禅宗修行之精神追求的赞叹。通过繁体字的运用,更使得整体诗意更为凝练和悠远。读罢此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禁为修行之艰辛而黯然神伤。之乎者也兮!

皮日休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