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像皆在目释义


【仿像】隐约貌。《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靉靆其形。”李善注:“仿像、靉靆,不审之貌。”南朝齐王融《巫山高》诗:“仿像巫山高,薄暮阳臺曲。”唐杜甫《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鮫人,空蒙辨鱼艇。”2.好象,似乎。《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昔从邯郸张冏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3.模仿。《晋书·刘粲载记》:“﹝粲﹞好兴造宫室,相国之府仿像紫宫。”亦作“倣象”。模仿。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即诣故居,朝来之大宅宏门,改张新旧,曾无倣像。”明王守仁《传习

【皆】◎ 全,都:~大欢喜。人人~知。放之四海而~准。

【在】1. 存,居:存~。健~。青春长~。  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目】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  5. 名称:数~。巧立名~。  6. 标题:~录。  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  8. 孔眼:网~。  9. 指为首的人:头~。

仿像皆在目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