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火(a.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b.喻战争或战乱)。~烟。~燧。~火台。~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沉】1. 没(mò)入水中,与“浮”相对:~没。~渣。~浮(喻盛衰消长)。石~大海。~鱼落雁。静影~璧。 2. 落下,陷入:~陷。 3. 重量大:~重。 4. 慎重,不轻浮:~着(zhuó)。~毅。 5. 深切长久,程度深:~思。~滞。~吟。~默。
【灶】1.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炉~。~突(灶上的烟筒)。 2.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
【减】1.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价。~员。缩~。削~。偷工~料。 2. 降低程度,衰退:~轻。~弱。~少。~色。~产。~免。~缓。
【静】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
【边亭】1.边地的亭。亭是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汉贾谊《新书·退让》:“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劬力而数灌,其瓜美。”2.边地的驿亭。唐陈子昂《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诗:“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3.边地的亭燧、亭障。《后汉书·铫期王霸等传论》:“且临守偏海,政移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胡貊数级於郊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晋张载《杂诗》之七:“长鋏鸣鞘中,烽火列边亭。”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唐贺朝《从军行》:“烽沉灶灭静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