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秋泉而漱流释义


【俯】1.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  2.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  3.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典

【秋泉】1.秋日的泉水。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彊中》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唐李端《过谷口元赞善所居》诗:“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唐杜荀鹤《送僧归国清寺》诗:“到参禪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唐灵一《溪行即事》诗:“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2.瓜名。晋郭义恭《广志》:“秋泉瓜,秋种,十月熟,形如羊角,色苍黑。”

【而】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漱流】亦作“潄流”。谓以流水漱口。形容隐居生活。《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緼袍,偃息於仁义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晋陆云《逸民赋》:“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唐李山甫《山下残夏偶作》诗:“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明陆采《明珠记·访侠》:“争如老夫枕石潄流,快活在山中度日。”

俯秋泉而漱流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