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阳灭清晖释义


【浮阳】1.指鱼浮于水面以就阳光。2.日光。《文选·张协<杂诗>》:“浮阳映翠林,廻猋扇緑竹。”吕向注:“浮阳,日光也。”唐李白《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诗:“浮阳灭霽景,万物生秋容。”唐钱起《登秦岭半岩遇雨》诗:“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暉。”宋沉遘《道中见新月寄内》诗:“欲知归期蚤,东风弄浮阳。”

【灭】1. 火熄:熄~。  2. 消失,丧失:~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3. 淹没:~顶之灾。

【清晖】的光辉、光泽。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双鸞游兰渚,二离扬清暉。”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明陶宗仪《南浦》词:“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暉别有越中真趣。”清方文《秋夜饮顾与治斋中》诗:“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2.比喻容光,面容。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兰桂有芬,清暉自远。”唐李商隐《梦令狐学士》诗:“山驛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暉。”明夏完淳《六君咏·徐詹事》:“灵旗动虚无,清暉宛如昨。”3.山水的代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

浮阳灭清晖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