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之胡罽裘释义


【副】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 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 相配,相称(chèn ):名实相~。其实难~。  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 ◎ 剖开,裂开:“不坼不~”。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胡】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罽裘】一种外来的毛织品制成的衣裘。又称罽宾裘。晋傅玄《傅子·阙题》:“谢旗房陵都尉,战有功,太祖赐旗罽裘、豹裀。”唐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赠以蜀马箠,副之胡罽裘。”宋王安石《送郑叔熊归闽》诗:“黄尘雕罽裘,逆旅同逼仄。”李壁注:“罽宾裘、日本裘,皆以外国得名。”参见“罽宾”。

副之胡罽裘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