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剑出榆塞释义


【弓剑】弓与剑。《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2.指武艺或用武。唐柳宗元《韦道安》诗:“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宋叶适《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嵐外,门掩诗书浪泊间。”明陈子龙《中都》诗:“涂山弓剑地,千载颂苞桑。”3.传说黄帝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黄帝葬桥山,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汉刘向《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絶祀。”隋牛弘《隋文帝颂》

【出】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榆塞】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於河。”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唐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清赵翼《树海歌》:“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邓林詎足亚。”宁调元《秋兴用草堂韵》:“丛祠明灭篝灯火,落日凄凉榆塞笳。”2.指山海关。明夏完淳《大哀赋》:“出榆塞而草黄,坠犂天而云黑。”清顾炎武《永平》诗:“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清纳兰性德《念奴娇·宿汉儿村》词:“无情野火,趁

弓剑出榆塞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