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洛之山夹而峙释义


【巩洛】1.巩洛二古地名的并称,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战国策·韩策一》:“苏秦为楚合从,説韩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文选·潘岳<西征赋>》:“眷巩洛而掩涕,思缠緜於坟塋。”李周翰注:“巩洛二县名。岳家坟塋在此。”宋梅尧臣《周仲章通判润州》诗:“昔过京口山,断崖如巩洛。”2.泛指通都大邑。唐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诗:“独想征帆去巩洛,此中霜菊正花开。”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看流芳,继踵韦平,盛传巩洛。”明何景明《放歌行》:“整轡逾巩洛,驱车入咸秦。”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夹】1. 从两旁钳住:使劲儿~住。  2.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一水。~峙。  3. 搀杂:~生饭。~杂。  4. 夹东西的器具:竹~子。~剪。卷(juǎn )~。 | ◎ 两层的衣服:~衣。~被。 | ◎ 〔~肢窝〕腋下。 典

【而】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峙】◎ 直立,耸立:~立。对~(相对而立)。两峰相~。 | ◎ 〔繁~〕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巩洛之山夹而峙的用户点评


巩县初见黄河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