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能】。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峻(任峻)以公能,召拜选。文武吏各尽其用,发剔姦盗,不得旋踵,民间皆畏之。”《北史·辛雄传》:“自后每有疑议,雄(辛雄)与公卿驳难,事多见从。於是,公能之名甚盛。”
【揭】1.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锅。~幕。 2.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露。~发。~底。~穿。~短。~晓。 3. 高举:~竿而起。 4. 标示:~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示。 5. 扛,持。 6. 姓。 | ◎ 提起衣裳:~衣涉水。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理】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