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裹曾参玉版禅释义


【句】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  2. 〔~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3. 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 | ◎ 〔高~骊〕古国名,即“高丽”。

【裹】1. 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  2.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3.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奶。奶头被这孩子~得生疼。 (典)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参】1. 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  2. 相间,夹杂:~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考。~照。~省(xǐng)(检验省察)。~看。~阅。~检。  4. 探究,领悟:~悟。~透。~破。~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见。~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奏。~劾。~革。 |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

【玉版】亦作“玉板”。1.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贵的典籍。《韩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紂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刻玉版以为文字。”2.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晋王嘉《拾遗记·唐尧》:“帝尧在位,盛德光洽,河洛之滨,得玉版方尺,图天地之形。”《晋书·慕容儁载记》:“初,石季龙使人探策於华山,得玉版,文曰:‘岁在申酉,不絶如綫。岁在壬子,真人乃见。’及此

【禅】1. 佛教指静思:坐~。参(cān)~。~心。~机(佛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宗。~定。  2. 特指佛教的:~师。~杖。~林。~堂。 | 1. 帝王的祭地之礼:封~。  2. 帝王让位给别人:~位。~让。受~。  3. 事物更(gēng )代。 典

句裹曾参玉版禅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