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霈泽正哀惸释义


【国】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3. 姓。

【家】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3. 居住:“可以~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  8. 学术流派:儒~。法

【霈泽】雨水。唐杜甫《大雨》诗:“风雷颯万里,霈泽施蓬蒿。”宋苏轼《祭常山神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清孙枝蔚《插秧》诗:“皇天悯老农,霈泽满前溪。”2.喻恩泽。唐李嘉祐《江湖秋思》诗:“共望汉朝多霈泽,苍蝇早晚得先知。”宋范仲淹《邓州谢上表》:“迺宣霈泽,以安黎元。”明方孝孺《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賚是庸。”3.特指对罪犯的恩赦。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所犯虽经霈泽,庄田须有所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方合正典刑,而遽逢霈泽。”汉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哀】1. 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2. 悼念:~悼。默~。  3. 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惸】1. 沒有兄弟的人。《周禮秋官大司寇》:“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長弗達者,立於肺石。”鄭玄注:“無兄弟曰惸。”  2. 孤獨。《詩經小雅正月》:“哿矣富人,哀此惸獨。”  3. 憂愁。見“惸惸”。

国家霈泽正哀惸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