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背郭卷平沙释义


【寒潮】1.寒凉的潮水。唐宋之问《夜渡吴松江怀古》诗:“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宋梅尧臣《江宁李谏议》诗:“寒潮日夕至,不与废兴同。”清黄燮清《黄天荡怀古》诗:“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2.气象学上本指冷空气团离开其源地的移动现象。亦指一昼夜内气温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郭小川《辉县好地方》诗:“山沟中寒潮时常落脚,暖风却不在此流连。”3.比喻险恶的政治形势。张书绅《正气歌》:“清明节前一天,一股寒潮突然袭击了沉阳城。”

【背】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  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  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  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  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  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  7. 违反:违~。~离。~信弃义。  8. 不顺:~运。~兴(xìng )。  9. 偏僻:~静。  10. 听觉不灵:耳~。 | ◎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负。~包。~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

【郭】1.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  2.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3. 姓。

【卷】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试~。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 |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尺。~帘子。  2. 裹挟带动:~入。~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儿。纸~儿。

【平沙】指广阔的沙原。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唐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歷乱转蓬根。”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河南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典

寒潮背郭卷平沙的用户点评


晨曦之光

2024-04-15 13:36:02

整个诗句如同北风呼啸,冰雪弥漫的呼声,仿佛在向人们述说大自然的伟力和威严,令人不禁为之倾倒。

天使的微笑

2024-04-14 14:20:57

诗人通过寒潮、背郭、卷平沙等词语的巧妙运用,勾勒出一幅荒凉而雄伟的画面,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体氛围冷峻、神秘,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未来的期许

2024-04-13 02:12:41

“寒潮”带来一种凛冽的气息,与“背郭”、“卷平沙”这些词的搭配,更显出诗句的磅礴大气。整个诗句如同一幅风光画,勾勒出北国的荒凉孤寂之美。

ahn

2024-04-11 22:58:36

诗句中的“寒潮”和“卷平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风雪肆虐,大地万物在狂风中顽强生长。这种对立的视觉冲击,让人对自然的力量感到震撼与敬畏。

风萧萧

2024-04-10 20:54:25

"寒潮背郭卷平沙"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韵律犹如冰霜刻骨,透着一种刺骨的寒冷。用词精练,情感深沉,仿佛能听到风声呼啸,沙哑声鸣。意境深邃,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