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仪周礼尽堪咍释义


【汉仪】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覩汉仪新。”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乌孙造室,杂以汉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明高启《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孙中山《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文﹞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汉仪。”参见“汉官威仪”。典

【周礼】礼Zhōulǐ[ZhouLi——aclassicalbookinancientChina]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引语见《周礼·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清·刘开《问说》典

【尽】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 1. 极,最:~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堪】1. 能,可以,足以:不~设想。~当重任。~以告慰。  2. 忍受,能支持:难~。不~一击。狼狈不~。疲惫不~。

【咍】1. 笑:拊掌欢~。  2. 古同“咳”,叹词:~!我真不该这样!  3. 助词,中国元、明两代戏曲中的和声用字,起加强乐曲节奏的作用。

汉仪周礼尽堪咍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