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銮响释义


【和銮】和鸞”。汉班固《东都赋》:“登玉輅,乘时龙,凤盖棽丽,和鑾玲瓏。”《后汉书·崔駰传》:“岂暇鸣和鑾,清节奏哉?”宋江休复《牟驼冈阅马》诗:“军戎选轻捷,和鑾御调柔。”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者登车有和鑾之音,谓马动则鑾鸣,车动则和应也。鑾或作鸞,其义皆同。鸞以其有声;鑾以其金为之也。”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龢”,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鑾”。《文选·班固<东都赋>》:“凤盖棽丽,龢鑾玲瓏。”李周翰注:“和鑾,铃也。”参见“和鑾”。典

【响】1.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  2. 发出声音:钟~了。  3.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4.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

和銮响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