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异乎兰亭之感慨也释义


【何异】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汉贾谊《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晋张协《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明刘基《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一党专制。”

【乎】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5. 古同“呼”,呜呼。

【兰亭】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2.指《兰亭帖》。唐李约《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宋陆游《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明陶宗仪《<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南宋理宗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贾平章。”郁达夫《寄映霞》诗之二:“欲撰西泠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3.见“兰亭春”。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感】1. 觉出:~触。~觉。~性。~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官。  2.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动。~想。反~。好~。情~。敏~。~染。~召。~慨。~喟。~叹。自豪~。~人肺腑。百~交集。  3.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谢。~恩。~激。~愧。

【慨】1. 情绪激昂,愤激:愤~。慷~。  2. 叹息,叹气:~叹。感~。  3. 豪爽,不吝啬:~允。~诺。~然。 典

【也】1. 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2. 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不错。  3. 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4. 文言语气助词(❶表判断;❷表疑问;❸表停顿;❹形容词尾)。  5. 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罢。

何异乎兰亭之感慨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