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都有归客释义


【鸿都】1.汉代藏书之所。《后汉书·儒林传序》:“乃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臺、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晋王羲之《书论》:“蔡尚书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2.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在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出授高级官职。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杨沟连凤闕,槐路拟鸿都。”唐王维《谢御书集贤院额表》:“于是九流百家,韦编緗帙,烂然虎观,盛彼鸿都。”3.借指秘书省。唐王昌龄《灞上闲居》诗:“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李云逸注:“鸿都,汉代朝廷藏书之所。此处代指昌龄供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归】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sù)。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客】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  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  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  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  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鸿都有归客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