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铸鼎于荆山释义


【黄帝】古帝名。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黄帝。《易·繫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孔颖达疏:“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裴駰集解:“号有熊。”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残春一》:“但是他那粉白色的皮

【铸鼎】1.见“铸鼎象物”。2.指黄帝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明张居正《泰陵春祀》诗:“当年闻铸鼎,此日想遗弓。”亦用为帝王死去之典。唐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于】1.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荆山】1.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漳水发源于此。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书·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孔传:“荆山在荆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盖即荆山之称,而制州名矣。故楚也。”2.山名。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相传禹铸鼎于此。《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颖达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后汉书·郡国志一·冯翊》刘昭注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禹铸鼎於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南,今其下﹝有﹞荆渠也。”3.山名。在今河南省

黄帝铸鼎于荆山的用户点评


心有所属999999

2024-05-08 15:21:48

荆山,乃大地之灵脉所在,铸鼎于此,昭示着黄帝的治世将永固如山。鼎承载着黄帝的雄心壮志,凝聚着黄帝的治世理念,是黄帝兴起天下、安定社稷的象征。铭记于心,铭刻于史,被後人传颂,载入史册。

暮月ing

2024-05-07 10:48:00

黄帝铸鼎于荆山,此举实为传世之器,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权威。鼎,乃古代祭祀之器,铸于荆山,蕴含着大地之灵气,凝聚着天地之精华。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之宝,不仅是一件实物,更是一段传奇,一段历史的传承。

幽怨落花

2024-05-06 05:49:41

黄帝铸鼎于荆山,实乃匠心独运,神来之笔。如此威严之器,必有其独特之意。铸鼎之举,乃是黄帝智慧与胆识的结晶,使得后世传诵不忘,垂范百世。

微风轻拂

2024-05-04 06:44:28

荆山之鼎,历经千年沉浸,依旧矗立山巅,寓意不朽。从中可见黄帝铸鼎之决心和信念,传承不曾断绝,流传至今。古人铸鼎纪念功绩,代代传颂,后人亦当铭记历史,传承文明。

琳琳姐姐

2024-05-02 20:49:07

黄帝铸鼎于荆山,实为古代帝王之举,无愧为仙令、凤篆之物。荆山之巅,俯瞰千里风光,鼎立山巅,坚毅不倒,象征着黄帝伟大的功绩与气魄。非但是一件器物,更蕴含着无尽的历史文化价值,可歌可泣,流传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