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鼎峙震雷音释义


【桓桓】桓huánhuán[mighty;powerful]威武的样子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尚桓桓。——《书·牧誓》典

【鼎】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2. 锅:~罐。~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 大:~族。~臣。~力支持。  6. 正当,正在:~盛(shèng )。

【峙】◎ 直立,耸立:~立。对~(相对而立)。两峰相~。 | ◎ 〔繁~〕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震】1.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夷伯之庙”。~霆。  2. 雷:“烨烨~电。”  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撼。~荡。~颤。~响。~动。声~遐迩。  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身子不由得一~。  5. 特指“地震”:~灾。~源。~中。~级。~情。防~。抗~。余~。  6.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怒。~骇。~慑。

【雷音】雷声。《初学记》卷二引南朝梁简文帝《开霁》诗:“雷音稍入岭,电影尚连城。”2.雷鸣般的声音。唐杜牧《杜秋娘》诗:“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3.佛教语。佛说法的声音。谓其如雷震,故称。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若夫法云深藏,师子雷音,梵志往生,声闻説戒,雪山罗汉之论,鷲岭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元耶律楚材《自赞》:“手中玉麈震雷音,説尽人间无限事。”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六引康同璧诗:“恒河落日滔滔尽,祇树雷音付落花。”汉

桓桓鼎峙震雷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