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方召执弓钺释义


【桓桓】桓huánhuán[mighty;powerful]威武的样子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尚桓桓。——《书·牧誓》典

【方召】“方邵”。西周时助宣王中兴之贤臣方叔与召虎的并称。后借指国之重臣。《宋书·王镇恶传》:“﹝镇恶﹞实扞城所寄,国之方邵也。”隋卢思道《劳生论》:“方邵重臣,外扬武节。”唐李华《卢中郎斋居记》:“庙堂有风力之臣,征镇皆方召之老。”《旧唐书·太宗纪上》:“周宣驱驰方召,亦能制胜太原。”典

【执】1. 拿着:~刃。~鞭。~笔。  2. 掌握:~政。~教(jiào )。  3. 捕捉,逮捕:战败被~。  4. 坚持:固~。~意。  5. 实行:~行。  6. 凭单:回~。  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8. 姓。

【弓】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  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  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4. 弯曲:~身。  5. 姓。

【钺】1.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2. 古星名。

桓桓方召执弓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