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何争灞上儿释义


【戏剧】ìjù[drama;play]旧时专指戏曲,后用为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的总称希腊戏剧

【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争】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2. 力求实现:~取。~气。~胜。  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灞上】地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西高原上,故名。《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唐杜甫《怀灞上游》诗:“悵望东陵道,平生灞上游。”叶剑英《重读<论持久战>》诗:“唱罢凯歌来灞上,集中全力破石头。”

【儿】1. 小孩子:婴~。~戏。  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  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  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戏剧何争灞上儿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