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修灵之聿皇兮任侏儒之傞傞释义


【忽】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修】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剪。  4. 兴建,建造:~建。~筑。  5. 编纂,撰写:~书。~史。~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  7. 长(cháng ),高:~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  9. 姓。

【灵】1. 有效验:~验。~丹妙药。  2. 聪明,不呆滞:~巧。机~。~慧。  3. 敏捷的心理活动:~机。~感。~性。  4. 精神:~魂。心~。英~。  5.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精~。  6.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活。~犀。~便(biàn )。  7. 关于死人的:幽~。~魂。~柩。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聿】1. 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  2. 〔~皇〕轻疾的样子,如“武骑~~”。  3. 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典

【皇】1.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  2. 大:~~巨著。冠冕堂~。  3.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  4. 古同“遑”,闲遐。  5. 古同“惶”,恐惧。  6. 姓。 典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1. 相信,信赖:信~。  2. 使用,给予职务:~命。~人唯贤。  3. 负担,担当:担~。~课。  4. 职务:就~。到~。~重道远。  5. 由着,听凭:~凭。~性。~意。~从。~随。听~。放~自流。听之~之。  6. 不论,无论:~何。~人皆知。 | 1. 中国古代女子爵位名。  2. 中国古代南方的一种民族乐曲。  3. 姓。

【侏儒】hūrú(1)[dwarf;midget]身材异常矮小的人;矮子(2)[dwarfed]∶形容个子矮小奉化应方伯,在京与试,成绩很优;因为貌颇侏儒,未能列选。——阿英《明朝的笑话》(3)[infant]∶借指未成年人(4)[shortpillarinaprooftruss]∶指梁上短柱

【傞傞】失态貌。《诗·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晏子春秋·杂上》:“晏子饮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辞曰:‘《诗》云,“侧弁之俄”,言失德也。“屡舞傞傞”,言失容也。’”宋梅尧臣《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诗:“风流百年餘,所歷才彦多,我尝居其下,醉舞或傞傞。”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二:“须臾,三出三入,更阑烛换,冠履交错,傞傞而舞,官人优人,几几不能辨矣。”2.飘舞貌。唐罗隐《京口见李侍郎》诗:“傞傞江柳欲矜春,铁瓮城边见故人。”清曹寅《中秋西堂待月寄怀子猷及诸同人》诗:“广庭柳起傞傞舞,深苍鸡

忽修灵之聿皇兮任侏儒之傞傞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