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裁】衣服,后常比喻大自然对景物的安排。唐曹松《天台瀑布》诗:“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翦裁。”宋柳永《瑞鹧鸪》词:“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燕脂细翦裁。”宋苏轼《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诗:“今岁东风巧翦裁,含情只待使君来。”2.比喻写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宋梅尧臣《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诗教始二南,皆著圣贤跡,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元刘祁《归潜志》卷八:“彦高词集篇数虽不多,皆精微尽善,虽多用前人诗句,其翦裁点缀若天成,真奇作也。”明唐寅《<作诗三法>序》:“为句之法,在模写,在煅炼,在翦裁。”
【迷】1.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信。~糊。~津。~惘。~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不悟。 2.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恋。入~。 3.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革新~。 4. 使人陶醉:景色~人。
【幅尺】。《陈书·后主纪》:“应鏤金银薄及庶物化生土木人綵花之属,及布帛幅尺短狭轻疏者,并伤财废业,尤成蠧患。”2.泛指尺度、分寸。《朱子语类》卷一○一:“朱公掞文字有幅尺,是见得明也。”3.较量,计算。明王鏊《愧斋先生传》:“为人古貌古心,於世故细碎,米盐筐筴,殊若无所幅尺。”
蓬莱阁閒望写怀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