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旌节耸释义


【岌岌】1.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王逸注:“岌岌,高貌。”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明李东阳《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2.危急貌。《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颜师古注:“岌岌,危动貌。”宋苏轼《东坡志林·秦拙取楚》:“三晋亡,齐盖岌岌矣。”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3.急速貌。《文选·潘岳<笙赋>》:“汎淫汜艳,霅燁岌岌。”李周翰注

【旌节】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郑玄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孙诒让正义:“《后汉书·光武纪》李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於九旗者,无縿斿也。汉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郑举以相况。”唐杨炯《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2.借以泛指信符。萧三《送毛主席飞重庆》诗:“和平、民主、团结,三者都不能一缺--这就是人民付托给毛主席的旌节

【耸】1. 高起,直立:高~入云。~立。~拔。~峙。  2. 惊动:~动。~人听闻。  3. 聋:~昧(又聋又瞎,引申为昏聩)。

岌岌旌节耸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