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径垂条岂偶哉释义


【寄径】借路。《战国策·东周策》:“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涂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於梁。’”鲍彪注:“犹言假涂。”

【垂条】的枝条。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纚。”南朝齐王融《春游回文》诗:“垂条逐絮转,落蘃散花丛。”茅盾《子夜》十八:“他们这小船现在穿过一排柳树的垂条,船舷刮着什么芦苇一类的叶子,索索地响。”典

【岂】◎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b.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方言集汇

【偶】1.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  2.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数。~语(相对私语)。对~。无独有~。  3.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或。~然。~合。~尔。~感。~发事件。  4. 指丈夫或妻子:佳~。配~。

【哉】1. 文言语气助词(❶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有何难~?”❷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  2. 古同“才”,开始。

寄径垂条岂偶哉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