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末变为王黍离释义


【其】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 ◎ 〔郦食(

【末】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  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  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  4. 碎屑:~子。碎~。  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变】◎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调。~动。~法。~为。~革。~更。~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本加厉。~幻无常。

【为】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王】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父(祖父)。~母(祖母)。  5. 姓。 | ◎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天下。~此大邦。

【黍离】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三国魏曹植《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宋柴望《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明张煌言《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其末变为王黍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