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策自诋诃释义


【警策】谓以鞭策马。三国魏曹植《应诏》诗:“僕夫警策,平路是由。”2.引申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宋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尤宜晓夕用心,事事警策,件件理会。”谢觉哉《不惑集·学习常谈》:“因而时常要把这些教训来警策自己。”3.形容文句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亦指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的文句。《文选·陆机<文赋>》:“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李善注:“以文喻马,言马因警策而弥骏,以喻文资片言而益明也。驾之法,以策驾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众辞,若驱驰,故云‘警策’。”《宋史·隐逸传上·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诋诃】“詆呵”。诋毁;呵责;指责。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南朝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衡阳太守何承天与琳比狎,雅相击扬,著《达性论》,并拘滞一方,詆呵释教。”宋陆游《自规》诗:“耄年尚欲鞭吾后,太息无人为詆訶。”傅尃《题叔容文绝句》之二:“子云但得桓谭在,一任羣儿肆詆訶。”汉

警策自诋诃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