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引乡心远释义


【静】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

【引】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 退却:~退。~避。  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乡】1. 泛指小市镇:~村。穷~僻壤。  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a.家庭久居的地方;b.同乡的人)。~党(乡里)。~试。  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心远】心情超逸;胸怀旷达。三国魏嵇康《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晋陶潜《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明陈汝元《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陶潜。”2.智虑深远。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胡文定公者,公举上蔡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3.感情疏远。《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典

静引乡心远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