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凿传白粲释义


【精凿】1.舂去谷物的皮壳。亦指舂过的净米。《左传·桓公二年》“粢食不凿”晋杜预注:“黍稷曰粢,不精凿。”明宋濂《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凡主馈非精凿弗敢进,烝尝宾燕,悉中条序,必洁必丰。”明沉德符《野获编·工部·刘晋川司空》:“沉兄素豪侈,不能啖此粗糲,但我无从觅精凿,奈何奈何。”章炳麟《菌说》:“犹之既舂之米,谓之精凿;未舂之米,谓之粗糲。”2.精细确凿。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刘勰之评,议论精凿。”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易安与共校勘,作《金石録》,考证精凿,多足正史书之失。”

【传】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白粲】1.令罪人选精米以供祭祀。秦汉时的一种刑罚,施于高级官员命妇及其后裔中的女子犯罪者。《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汉书·刑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后汉书·章帝纪》:“繫囚鬼薪、白粲已上,皆减本罪各一等。”李贤注:“男子为鬼薪,取薪以给宗庙。女子为白粲,使择米白粲粲然。”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清理庶狱,分别轻繫重繫,使操作如白粲鬼薪之罚。”2.白米。《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精凿传白粲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