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出洞天三十六释义


【迥出】亦作“逈出”。1.高耸貌。南朝梁元帝《巫山高》诗:“巫山高不穷,逈出荆门中。”《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众见飞桥逈出,崩腾而走。”明傅新德《送郭青字参藩巴蜀》诗:“岷峨迥出天连雪,栈阁平临马度云。”2.突出;超群。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子阳诗奇句清拔,谢朓常嗟颂之。洪虽无多,亦能自迥出。”金王若虚《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年十四已克主大醮,词音清亮,逈出一时,儕辈翕然推服。”3.高出;超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梅之清香玉色,迥出桃李之上。”明陆时雍《诗镜总论》:“刘长卿体物

【洞天】◎洞天dòngtiān[fancinatingplace]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别有洞天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十】。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唐崔灝《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唐权德舆《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六】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

迥出洞天三十六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