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绝无人和释义


【迥绝】亦作“逈绝”。1.犹连绵。不绝貌。南朝宋鲍照《和王丞》:“秋心日逈絶,春思坐连绵。”钱振伦注:“春思秋心,相续不絶,所谓‘长意无已年’也。”2.高峻貌。唐岑参《太白胡僧歌》序:“云壁迥絶,人迹罕到。”3.超群卓绝。《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芳姿姝丽,盖国无双;风范清规,古今逈絶。”明张时彻《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公讳基,字伯温,神知迥絶,读书能七行俱下。”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唐初四子沿陈隋之旧,故虽才力迥絶,不免致人异议。”4.远胜,远远超过。宋陈善《扪虱新话·韩文公参大巅》:“今观大巔与首座、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人和】◎人和rénhé[supportofthepeople;unityandcoordinationwithinone’sownranks]指人心归一,上下团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迥绝无人和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