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文记述保母李释义


【其】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 ◎ 〔郦食(

【文】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 刺画花纹:~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 温和:~火。~静。~雅。

【述】1. 讲话,陈说,叙~。~评。描~。论~。综~。~职。~而不作。  2. 修纂:著~。  3. 循,顺行:“报我不~”。

【保母】“保姆”。1.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后泛称为人抚育、管领子女的妇女。《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文选·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李周翰注:“傅、保,谓傅训保养者。”晋王献之《保母砖志》:“郎耶王献之保母,姓李,名如意,广汉人也。”隋贺德仁《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宜简择保姆之才,鞠养於清浄之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五通》:“妾一跬步,皆以保姆从之。”2.现代称受雇为

【李】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其文记述保母李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