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岌成覆释义


【稷下】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齐威王、宣王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孙况》:“齐威、宣王之时,聚天下贤士於稷下,尊宠之。”晋陶潜《拟古》诗之六:“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鬱其茂俗。”

【岌】◎ 〔~~〕山耸起的样子;亦喻危险,如“~~可危”,“~~不可终日”。

【成】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 变为:长~。变~。  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8. 十分之一:增产三~。  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10. 姓。

【覆】1. 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  2. 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  3. 同“复”

稷下岌成覆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