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盂生尘无粒食释义


【齐】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 全;完全:~全。人到~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 ◎ 同“粢”。古

【盂】1. 〔~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2.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水~。痰~。漱口~儿。

【生尘】1.沾上尘埃。三国魏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宋柳永《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金元好问《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3.谓生鄙吝的尘想。金元好问《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生鄙”。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粒食】以谷物为食。《礼记·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陈澔集说:“西北地寒,少五穀,故有不粒食者。”南朝梁沉约《均圣论》:“嘉穀肇播,民用粒食。”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2.泛指粮食。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二:“窃寻下民之命,粒食为本。”《太平广记》卷十引唐胡璩《谭宾录·苏瓌》:“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元张宇《送赵宜之归》诗:“玉山有嘉禾,未肯求粒食。”典

齐盂生尘无粒食的用户点评